速安GeChe手游下载站_最新手机游戏下载门户网站!

游戏更新 | 安卓游戏 | 苹果游戏 | 推荐游戏 | 软件更新 | 文章更新 | 热门文章
您的位置: 首页  →  攻略 → 《燃烧的蔬菜安卓版(巴掌大的村,几十条光棍:太行山如何告别大龄难)

燃烧的蔬菜安卓版(巴掌大的村,几十条光棍:太行山如何告别大龄难)

2023-01-17 17:13:20      小编:网络整理      我要评论

燃烧的蔬菜安卓版文章列表:

燃烧的蔬菜安卓版(巴掌大的村,几十条光棍:太行山如何告别大龄难)

巴掌大的村,几十条光棍:太行山如何告别大龄难

来源:半月谈

编者按

脱贫攻坚点燃希望。依靠教育扶贫,因贫辍学家庭的子弟获得奖学补助,有了进一步深造发展的可能;依靠大病救助,因病致贫家庭去除后顾之忧,有了重新直面生活的勇气;村村通公路,让富民产业有了依托,种植养殖户可以把扶贫产品卖到远方的市场;曾经的光棍汉,也在政策鼓励支持下,不再意志消沉,而是富了口袋、梦圆家庭……脱贫攻坚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扇机会之窗。

山西和顺,一座立于太行群山中的小县城,是传说中“牛郎织女”故事的发生地。

可美好的传说并不能帮贫困的村民们娶上媳妇。因自然条件恶劣、发展乏力,当地的“光棍村”曾不止一处。古村下石勒更是因“光棍成捆”而远近闻名。

1

巴掌大的村,几十条光棍

沿和顺县城北行约20公里,就到了下石勒村。

下石勒是当地有名的古村。“石勒王故里”的牌匾就挂在建于人民公社时期的村委二层小楼的门洞上。村里老人们说,村子是后赵皇帝石勒的故乡,石勒曾在和顺北乡(石勒村)居住,“下石勒”之名由此而来。

“打我记事起,下石勒就是和顺县的明星村,是农业学大寨的典型。”1946年出生的杜善荣说,当时村里古戏台改造成的粮仓被填得满满当当,十里八乡的姑娘都愿意嫁到下石勒。

早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和顺县就和毗邻的左权县——《小二黑结婚》故事原型发生地一道,奠定了婚姻自由的制度基础。

然而,在海拔1300多米、无霜期仅100天的下石勒,靠天吃饭的薄地仅够糊口,村里形成的玉米、谷子、小杂粮的种植结构,没能让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

明星村的光环渐渐黯淡了。等到1969年出生的侯永籽这代人成长起来,地下无资源、地上没产业的下石勒村竟然娶不起媳妇了。2010年前后,638口人的下石勒村还有贫困人口500余名,积攒下30多条“老光棍”。

在城里饭店做大厨时,下石勒村大龄青年杜永强遇到了在同一饭店做收银、后来成为他媳妇的侯静。直到今日,侯静仍记得自己2004年初到下石勒的情景。

“一路都是土路,坐在车上颠来颠去的。”侯静几次忍不住问杜永强:“咋还没到?”杜永强只得连连解释:“快到了,快到了!”

待到入村,侯静眼前一黑:满村不是石头房,就是土坯房。房子各个狭小破落、低低矮矮不成样子。侯静再到杜永强的家里一看,更是觉得没了指望——弟兄三个,要啥没啥,“房无一间,地无一垄”。

好在俩人共事时间够长,侯静对杜永强尚抱有希望:“人好,实在,能吃苦,心胸宽阔,能成事。”这段婚事才勉强没泡汤。

其他人可就没有杜永强幸运了。

2

“不是男人长的丑,是村太穷”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下石勒的男人们就不得不在农闲时出去打工补贴家用。

1969年出生的侯永籽是个勤快人,20岁出头就下煤窑、打小工。他烟不抽、酒不喝,可一年挣几千块,攒不下个钱。

侯永籽31岁时,有人给他介绍姑娘。不过,姑娘家要求侯永籽到县城当上门女婿,外加盖一座房子,“盖起来就跟你,盖不起就走人”。

做上门女婿没问题,可盖房子……瞅着手里的几千块钱,在姑娘家待了半个月的侯永籽,灰溜溜跑回了下石勒。

同村的卢玉清比侯永籽小4岁,婚事也是一波三折。

25岁那年,卢玉清和本村一个姑娘处上了对象。卢玉清挺中意对方,可姑娘嫌他“要房没房、要钱没钱”,不长时间就跟他说了“拜拜”。

这事儿对卢玉清触动挺大,他决定出去闯闯,挣点钱。可东走走、西转转,钱没攒下多少,更没遇见合适的人,婚事一拖再拖。眼看着自己年过三十,别人“老婆孩子热炕头”,自己还是“孤家寡人”,卢玉清只能连连叹气。

不知情的工友们开始关心起卢玉清的家事。他怕人笑话,只好想办法编故事。“说自己有老婆,还有一个孩子。”多年以后,卢玉清还记得自己说瞎话时,脸上那火辣辣的臊。

1979年出生的马爱威,找媳妇的路也挺曲折。他一直在相亲的路上,次次相亲却都没下文。

马爱威22岁时就离家打工去了——攒够钱才能讨媳妇。他在山东打工时谈过一个姑娘,只领回下石勒一趟,人家就再不来了——嫌穷。

外省姑娘不肯来,本省姑娘呢?马爱威回到山西,到介休市一家饭店打工,谈起了当地姑娘。可一年刚过,好事又黄了。“人家觉得村里太穷,让我去当上门女婿。我一没钱,二没手艺,三没熟人,没敢答应。”马爱威回忆说。

回到家,又有人给他介绍本县的姑娘。马爱威带着礼物登门拜访,“彩礼等其他乱七八糟下来,总共要十二三万”。马爱威全家东借西凑也就凑出六七万元,这事也不了了之。

“不是男人长的丑,是村太穷。”提起这些陈年往事,村民们对那些娶不起媳妇的光棍汉们没有取笑,没有偏见,而是太能理解了。

3

大家不再比“闲”,而是比“勤”

娶不上媳妇,回到下石勒的光棍汉们,生活苦闷,缺乏亮色。渐渐地,村里几张麻将桌支起来,有的男人每天一毛钱两毛钱地混日子。

没盼头的日子就这样混沌着,谁知2010年前后的下石勒竟起了变化。国家扶贫政策来到村里,镇政府也动员在外闯荡的致富能手杜继英回村做“领头雁”。他把全村青壮年劳动力组织在一起,成立劳务输出合作社。

但生活的惯性还在,麻将桌边仍不时坐着一些村里的壮劳力。杜继英得知,便在村委会大喇叭里放言:“谁打麻将,我就掀谁的桌子!”此话一出,几张麻将桌隔夜就变成了饭桌。

2011年,可容纳260头牛的标准化养牛园区在下石勒落成。看到可免费使用的标准化牛棚,在外奔波10年的大龄男青年侯鑫岗一咬牙干了:“夏季雇个牛倌进山放牛,半年不用喂饲料,冬季集中饲养也不费心。”

有了好政策“托底”,侯鑫岗胆子也大起来。和其他9户村民一样,侯鑫岗贷款养牛,规模逐步扩大。侯鑫岗不再为养牛晚上睡不着觉,口袋渐渐鼓起来,还买了辆10多万元的小轿车。他将隔壁村的郜小青娶回家,夫妻二人接着养牛,规模扩大到了50头。

2012年,下石勒村委带领村民流转、整理了村里的1200亩撂荒地,建成了千亩露地蔬菜种植园、24座春秋拱棚、8座地窖式日光温室蔬菜大棚。2013年,村里又建成了双孢菇棚。去年,下石勒引进了集订单种植与加工于一身的万寿菊企业,500亩万寿菊由村民订单种植,在村内加工。就这样,以合作社的方式,下石勒逐渐发展起了6大集体产业。

生活有了希望,奋斗有了奔头,下石勒的风气变化不小。大家不再比“闲”,而是比“勤”。到2016年,下石勒实现整村脱贫。村民的平均收入从2011年的2000元增长到5736元,村集体账上多了50多万元。

这一年,在城里开饭店赚了本钱的杜永强两口子返乡创业,成为下石勒的致富带头人。跟着丈夫一同回村的侯静心甘情愿:“他愿意干,我就支持。年轻,不折腾干啥?”

4

希望的种子破土成苗

“忙转”起来的下石勒,喜事连连。

一年四季不愁活干,每年能攒一两万。2012年,下石勒村年纪最大的光棍侯永籽娶上了媳妇。

这一年,马爱威33岁了。马爱威认识了宋瑞风,因为聊得来,两人当年就结了婚。这回结婚咋这么简单?原来在宋瑞风嫁过来前,马爱威已经买上了农用车,为村里合作社跑蔬菜运输,一年收入两三万元。

也在这一年,大龄青年马爱明加入村里的建筑队,闲时到种植专业合作社打工。加上土地流转的收入,马爱明一年能挣3万多元。

后来,马爱明结识了在下石勒村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打工的温丽芳。2019年12月31日,农历腊月初六,下石勒村锣鼓喧天,唢呐齐鸣。在乡亲们见证下,马爱明手牵新娘,大声宣布:“我脱单了!我的幸福生活开始了!”

在和顺县李阳镇下石勒村,新郎马爱明背着新娘温丽芳走回家中 詹彦 摄

新郎马爱明和新娘温丽芳在炕上聊天 詹彦 摄

2019年12月31日,新郎马爱明将花送给新娘温丽芳 詹彦 摄

屈指算来,从2011年到2017年,下石勒村26岁以上的大龄青年相继娶回来30个媳妇,其中外地媳妇就有11个。

下石勒的脱单续曲还在奏响。2020年8月,48岁的卢玉清终于等到生命中的那个“她”,喜事足足办了3天。

过上了安心日子的卢玉清,把微信朋友圈换成夫妻二人的合照。婚后不久,卢玉清又踏上了进城务工的路,不过这次是夫唱妇随。“只要加柴,水总会开。”卢玉清给自己定下了新目标——争取在城里买套房。

娶妻后,下石勒的不少单身汉“升级”,当上了父亲。伴随小生命的降生,新晋父亲的斗志再一次被激发。

组建起“四口之家”的杜青春,也曾是“大龄难”,如今一个儿子在县城读初中,一个儿子在镇里读小学。想着让孩子们未来能富足些,杜青春决定大干一场,把原本租村集体开小卖部的5间瓦房买了下来,2020年年初又花10多万元把小卖铺的旧平房翻修成了二层楼。

杜青春的家对面就是村里新建的学校——外形时尚、功能齐全的幼儿园和小学。2020年秋天,学校的硬件设施已全部到位,老师也有了着落,往后孩子们念书,不用再到镇上去寄宿。杜青春挺欣慰:“下石勒的下一代赶上了好时候。”(刊于《半月谈》2020年第24期 原标题:《点燃希望:太行山不再“大龄难”》半月谈记者:刘翔霄 孙亮全)

【纠错】【责任编辑:刘阳 】

当向往的生活成真:一对80后情侣的七年里山生活

距离北京市区70多公里外有片山区,那里远离都市的人潮楼宇,一半以上几乎是荒野。

2014年,两个80后青年来到这里安了家,自此开始了自耕自食的里山生活。“里山”并非地名,它源自日文“Satoyama”,指的是位于山地和平原之间,融合社区、森林和农业的生态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山林、草地、农田、屋舍毗邻,人是大自然的一员。

这两名“里山客”相识于挪威,都有生物学教育背景,可以说因“自然”而结缘。毕业归国,两人先后加入环境保护类公益组织,虽说生活在城市,但很多时间都在乡下度过,也曾在北京郊区租了块地方,当了三四年农耕生活“练习生”。两人觉得不过瘾,这才有了日后真正的里山生活。山林之间无人到访时,两人便以“长角羚”和“蚊滋滋”相称,也算是融入自然的一种方式。

不过,里山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容易。现代化的便捷没能在他们的身体内留下太多关于劳动的肌肉记忆,即便有着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可在自然面前,依然退回学徒模样。刚来时分不清锄和镐,因为没经验,热炕变成了火坑,村里大叔见状摇摇头,只得安慰说:“知足吧,房还在。”自来水不再自来,旱厕需要自己打理,这些都得从头做起。好在大自然还算和气,你保持谦卑,日复一日间总能找到一种平衡。

相比于外在的技能,真正需要调试的反而是内在的节律。刚上山那段日子,两人沿袭着城市的节奏,日程表密密麻麻,时常忙到连做饭的时间都没有。在生机勃勃的自然面前,那种“废寝忘食”显得格格不入。也许,努力“好好吃饭”才是两人真正学着与里山中的自然节律同频共振的开始。他们将七年山野生活写成了《土里不土气:知识农夫的里山生活》一书,以下内容经出版社授权,摘编自该书中“里山技”一章,内容有删减,小标题为编者所加,文中所用插图均来自该书。

《土里不土气:知识农夫的里山生活》,作者: 长角羚、蚊滋滋 著 / 蚊滋滋 绘,版本: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 / 活字文化 2022-4

遇上“猪队友”,热炕变火坑

在山上我们有两个厨房系统,一个藏在生活小屋里,室外天气不好时用作备用厨房,另一个散落在门前香草花园里,使用土、石、砖等材料直接垒砌于土地之上,故也称“大地厨房”。当烹煮之火熄灭,经过一番归置清理,取暖之火又要点燃。

许多时候,里山的日子看起来有些烦琐,但滋味又蕴藏在琐碎之中。引一句家里长辈的名言:生活过的就是这个麻烦劲儿!在山上,烧炕便是其中的一件麻烦事儿。炕是北方人用柴火烧热的冬季暖床,烧炕要激活柴与火这对老搭档,泥土的加盟也让火的神力持久绵长,使得疲惫了一天的农人能够枕着热炕睡个好觉。当然,炕最终还是靠人来烧,再好的炕遇上猪队友,也只能变坑。下面便是让我们在村里声名鹊起的烧“坑”故事。

那是上山第一年的立冬时节,一场小雪把拉秧后裸露的田地轻轻遮蔽,给入冬的荒凉带来了一丝惬意。那段时间闲来无事,每日除了照顾鸡羊,趁着天光,我俩总会走入雪地观察野生动物们纵横交错的小脚印,并尝试像柯南一般,还原各种脚印背后的唯一真相。待回到屋里,每天必做的事,除了做饭,便是烧炕。

那时我们屋子里使用的还是旧日留下的“连灶炕”,这种炕与灶台之间的烟道是连通的,通过烟囱拔风,灶台烧火做饭产生的热烟气,会先通过烟道进入炕体内部,逐步把炕加热,再通过烟囱排出。

连灶炕结构。

厨房烧柴火,卧室睡大炕。虽说在这连灶炕中,灶和炕的下部有烟道相连,但彼此间还是被一墙区隔,分属于厨房和卧室两个空间,俗话说“隔着锅台上不了炕”,指的就是它。那时,作为炕龄不足一年的小白,我们刚刚对烧炕有了点感觉,正在瘾头上。一日午间,也不知是因为雪后气温骤降,还是头两天收获了几根旧木窗框有点嘚瑟,烧炕时我竟一股脑把它们全添了进去,之后便和衣而卧,这一躺就是俩小时。最后也不知是自然醒还是热醒,总之当时感觉炕烧得挺热,头睡得发蒙。由于下午还要赶羊下山,临走前我匆忙看了一下灶膛,确认木窗框都已化成炭灰,便踏踏实实地出门了。一个下午的忙乱后,我们留在村里的朋友家谈天说地,一直晃荡到天黑才往家走。

刚回到山上时,我们并没察觉出异样,直到打开屋门,一股焦煳的味道扑面而来,才意识到了不对劲,连忙打开手电。只见厨房里浓烟弥漫,空气中飘散着飞灰,坏了!是不是炕给点着了?顾不得多想,我们赶忙一边备水,一边叫人,场面相当刺激,忙碌的一天从烧火开始,以救火告终。经过村里两位英雄大叔和我俩的一番努力,一个来小时后,火总算给控制住了。

这时,我憋了口气再赴卧室,只见四壁黢黑,午睡的大炕已然变成了大坑,所剩无几的吊顶下,歪斜耷拉着几根烧焦的线管,似在默念:“猪队友,欢迎回家!”次日清晨,烟气散尽,我们一伙人又对事故现场进行了仔细勘查,屋子里一明两暗三间小房,其他两个房间只是被烟气熏了一遍,物品表面统统挂了层黑,但好在没有遭遇明火。火源果然还是来自卧室,万幸的是我们头两天刚把屋子的木窗框换成了断桥铝的,加上临走时关闭了卧室门,房间密闭使得失火的屋内氧气得不到及时补充,没让火势迅速蔓延。还记得当晚灭火时,我刚一打开卧室门,屋里的小火苗瞬间变大,应该就是又进了空气的缘故,二话不说,一桶水浇上去,才算了事。

虽没酿成大祸,但烧个炕怎能把房点了呢?

要说明白这件事,先得介绍下这炕的结构。由下到上,炕底部地面上垒砌的若干砖垛子负责为炕面提供支撑,砖垛的顶部沿东西方向架上钢筋,南北方向再往钢筋上铺上密密的粗树枝。基本结构有了后,用本地的土加水和泥,再掺入铡短的麦秸,制作出稠糊的麦秸泥逐步挂到树枝上,最终抹出厚度约5厘米的炕面。炕面晾干之后刮一层腻子,再往上就是躺人的炕席啦。可别小看最后抹的这层泥,它才是火炕的精髓。由于土这种材料本身吸热慢,放热慢,蓄热能力很强,制作成厚厚的炕面后,烧一次炕可以一晚上保持热度。比较而言水泥材料则是热得快凉得也快,不太适合用来抹炕。再加上泥土可以就地取材,门口挖土,屋里抹床,睡在火炕上就如同躺在温暖的大地上一样放松自在。即便哪天真的用不上了,炕土还可以归还自然,没有负担。

当我们神游在已故火炕曾经的美好之时,身边大叔的一席话,把我们的元神又拽回了眼前的小黑屋:“你俩可真行,柴添这么多不说,炕头是不是还压着棉被呢?”看着炕头的棉被残骸,我俩点头如捣蒜,难道我们犯的错误还不止一个?大叔接着说:“炕头的位置离火近温度最高,棉被压着,热散不出来,那还好的了?”听罢我俩茅塞顿开,原来是窗框和棉被这套组合拳击出了冬日里的这把“无名火”,今后可得长点儿心啦。

后来听得多了才知道,以前在村里,老式炕被燎着的不是一家两家,我们不是个案。当然因为这个把房给点了的并不多见。想想也是,家里炕烧成那样,还能在上面愉快酣睡,心无旁骛地外出放羊,说起来我俩真是人中龙凤啊。就这样,劲爆的消息不胫而走,村子里的大叔大婶见到我们都会不厌其烦地强调烧炕的注意事项,偶尔也安慰一下:孩子,知足吧,房还在。

正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场火一方面让我们的经验短期暴增,另一方面也督促我们不断改进。承蒙村里师傅们的精湛技艺,我们搭起了一个2.0版的新式吊炕。为了增加安全性,也避免室内灰大反烟,原来的连灶炕变成了不再与灶台相连的独立炕,烧柴口从室内改到了室外;炕底部被抬升“吊起”,离地设计让热量散失减少,节省了用柴量;曾经的树枝和钢筋换成了浇筑的水泥板,让炕体更加坚固;为让走烟顺畅,并充分利用热量,连炕内烟道的格局也进行了重新排布。

大地烤窑。每次烧窑时建议统计消耗细柴和粗柴的数量,同时过程中多用测温枪监测窑温。避免达到目标温度时,窑内仍有多余未充分燃烧的粗柴,让温度继续升高,最终导致冒险撤火的尴尬。当窑烧至目标温度时,停止添柴,将窑内木炭推向四周,待窑体温度缓慢下降。此时中心位置可依次烘烤不同温度要求的食物。

在这么多变化中,唯一不变的是炕面抹泥的传统技艺。不断学习后,我们逐步把这种土与火的相处方式拓展开来,大地烤窑便是如法炮制的结果,只不过这次不是人躺在炕上,而是把披萨塞进“炕”里。

无论烹煮食物还是燃起土炕,总之,务必好好吃饭,认真玩火。

旱厕3.0,不臭不脏没苍蝇

还记得里山生活的头一年,我们刚从城市迁居山野,凑到了自然的跟前—往日只能心心念念,如今得以常伴左右,那个澎湃的小心脏啊,多少天过去了还是怦怦直跳。不过,没等这股新鲜劲儿过去,身边的一切似乎都对我们叉腰皱起了眉头。亟待修缮的房屋,等待开垦的田地,大大小小的事项多如牛毛,瞬间都砸到了两个懵懂小青年儿的脑袋上。但活儿总得一样一样干,经过一番讨论,我们很快排出了优先序,有趣的是,两人心中的No. 1 不约而同都是修厕所!

山上的水源来之不易,我们可舍不得拿吃的水冲厕所,所以不想使用抽水马桶,最终选择了“旱厕”。一听到这两个字,许多人脑子里便“嗡”地一下回溯起乡村生活或是旅途中如厕的尴尬经历,现在提起来,大概也是眉头紧锁,不堪回首吧。我俩也一样。

旱厕如此可怕,为何我们还要执意选择呢?难道为了省水,连如厕的基本感受都不考虑了吗?区别于传统旱厕,我们在山上使用的是:粪尿分集式生态旱厕。旱厕中选择的是一种特制蹲便器,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可以将大便和小便自然分开,即干湿分离,再进入各自的收储装置分别存放。其中的大便部分,每次如厕后需要使用木屑覆盖,离开前盖上盖子就算大功告成。

分集式生态旱厕。

看似操作简单,带来的变化可不容小觑。首先,粪尿分离后,兵分两路导引至室外,小便产生的带有刺激性的氨气随之导出;其次,大便不再与小便液混合,加上有干燥木屑覆盖和良好的通风,臭臭的味道也消失无踪。就连苍蝇们看到这样的“干便便”也会直翻白眼,这种栖息环境的改变,让它们不得不考虑换个地方生儿育女。这样一来,伙伴们在如厕时,眼前除了点木屑外再无其他,心情似乎也跟着清爽起来。不仅如此,盛夏时节里,覆盖着大便的木屑中间还长出过大大的蘑菇,让当时的我俩围着便器兴奋观察了好半天,这种物质循环的感觉真是棒极了!

其实,这种人与土地间美妙的物质循环曾是父辈们再自然不过的生活日常。早年城市中每日从厕所产出的“污物”,都会通过勤快的淘粪工走街串巷收集,最终流向市郊的菜田变为宝贵肥料。正所谓“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营养物质回到了土地,种出的蔬菜再返回城市的自由市场供应市民的菜篮子。但如今,这样的循环随着城市的发展已然停摆,“集约化”的处理系统,并没有让人粪尿朝向回归土地的目标,反而让这些养分沦为遭人嫌弃的麻烦,费工费时的处理之后仍然被弃置荒废。

生态旱厕内部功能示意图。

这样的变化同样发生在山下的乡村,村容村貌越来越干净卫生,离土地最近的农民们也追求着越来越方便的生活,农家的旱厕逐渐变成了和城市一样的冲水马桶,再加上化肥普及,家家厕所里曾经的“宝贝”,如今基本回不了土地老家了,想想真是莫大的遗憾呀!这也是我们在山上坚持使用生态旱厕的重要原因。人粪尿在这里被唤回了生机,通过与木屑混合,催生了微生物的发酵过程,转化成为春季给果树施用的肥料,最终变回一颗颗美味的鲜果。

正如里山生活中的许多技能,只有多动手多实践,才可能不断精进。我们的厕所也在几次迭代中逐步升级。上山之后,我们陆续修过三个生态旱厕,即帐篷厕所、半室外户厕及3.0版“女王宝座”户外厕所(建设期间以女将为主,故取此名)。它们大体都是基于干湿分离的原理构建,但细节的不断提升,让使用效果不断优化。

生态旱厕(外部)围护结构示意图。

在旱厕的每一次迭代中,技术本身都不是最困难的。多年的“所长”经历让我们深有体会,好用的生态旱厕只谈技术不讲行为等于“耍流氓”,人的自觉维护远比技术的花样翻新重要。这里说的人可不止我俩,时至今日,山上众厕的良性运转,“不臭不脏没苍蝇”的美好体验,有赖于使用过它们的每个人。人人都希望踏进一间干净的厕所,而每个人又会成为下一个使用者,不是吗?这些年下来,我们很高兴通过这样的生态旱厕,把自己带到山上的“污物”妥善处置,重归循环,不断滋养着年复一年的生活。里山上的日子,把人的位置放对了,自然其实很好相处。

自来水不自来,水本自由好借还

城市中,家里使用的水被称为自来水,这个名字很妙,小时候虽不太明白它的含义,却一下子就记住了。因为每当需要的时候,只要打开龙头,水便会源源不断地自己流出,然后从另一个窟窿慢慢溜走,不知去向。这种便捷感,一度让我觉得水就是这样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并且用之不竭。即便后来对自来水的含义有了更多了解,也身体力行懂得珍惜使用,但出于长期的惯性,我始终不曾想过自来水不自来的日子会真的到来(当然,我指的不是停水),直到离开了熟悉的城市水网,一切需要自己安排,才真正对水有了感觉。这里说的便是在山上生活水从哪来,到哪去的故事。

先说“上水”,供给稳定、质量可靠的水源,是生活的基本保障。由于我们住在干旱少雨的浅山地带,周边既无河流也无山泉,唯一的地表水就是低洼地面在雨后形成的大小水坑,充其量供鸟儿们嬉戏玩耍。在山上生活,真正的上水其实来自百米深地下。这些深层的水源通过机井房的水泵被抽到地表,再经由4寸(内径约100毫米)的地下水管输送到我们家,这个过程为“叫水”。

紧接着问题来了,毕竟是用于灌溉的水管,这么粗的管径,这么大的水压,根本无法与自家水池中小小的4分(内径约15毫米)龙头直接接驳。再说,叫水是按照小时计费,水泵更是邻里之间轮流使用的公共设施,也不能一直为咱家开着呀!

没有了随叫随到的自来水,我们便开始学习使用水窖,将每次叫来的水进行储存,供日后慢慢使用。我家的那一口水窖由水泥浇筑而成,被埋在农舍上方的梯田里,是先前的农人留下的宝。它的容积大概30立方米,如同一栋挑高2.5米的楼房里一间12平方米的卧室大小,可储存30吨水。如果仅供生活,足够我俩用上很久,但一掺和农事,一窖水浇不了两三回就没。

水窖。在方便补水的前提下,水窖应选在尽可能高的位置,便于通过自然高差产生势能,将水流输送到低处的人居设施中,并保证一定水压。

水窖顶部有小小的开口,位于地面以上,平时大部分时间都会封闭起来,避免灰土进入,只在每次补水时打开。水一旦入窖,便享受起土层和水泥层的隔温保护,在低温避光下静置,这种环境既不利于微生物滋生,又让杂质得到沉淀,经过长时间的保存,水质依然良好。我们的农事和生活用水大部分都是引自这个水窖,这样一来,往日的自来水变成了“自存水”。

但即便如此,也免不了有“不来水”的时候。还记得上山第二年,等到要春灌了,我们才发现水窖已几乎见底,不得不仓促安排叫水。不巧机井房的设备刚发生故障,不仅水叫不成了,损坏的配件还要约一周时间才能修好。

正是这次“不来水”的深刻教训,让我们坚定地要为上水寻找备案,以增强对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一番研习之后,决定把眼光从地下转到天上,试着向老天爷收雨水!不过,我们并没有为此兴建什么大型设施,只是充分利用起库房、钢棚、鸡舍这些已有建筑的屋顶,进行雨水收集。具体来说,就是利用屋顶自身的坡面,将下雨时屋顶的雨水导引至一侧的接水槽中,经过简单过滤和沉降,最终将相对洁净的雨水导入收集桶中储存。这些雨水,不仅让我们更从容地应对突然的停水,还可辅助用于平日里的浇灌、动物饮水和日常清洁。自从来了雨水,我们每年叫水的频率也降了下来。用水轻松了,生活似乎也跟着变得舒缓。时至今日,每次使用收来的雨水为蔬菜浇灌时,心里还会美一下,这不才是真正的“自来水”吗?

居室外侧装有负责收集雨水的装置,一颗灵性的紫苏种子不知何时对准装置的弃流管出口安了家。

比起苦难的上水,下水倒是多出几分惬意。上山伊始,面对周围干旱的环境,我们很想在房前营造一片湿地,让园里的小气候更加湿润怡人,同时,也在这农地之间保留一片隐蔽之所,让本土的动植物在大太阳天儿里有个歇脚的阴凉,供它们繁衍生息。不过,想在旱地当中建绿岛,充足的供水是关键。既然水窖里的水舍不得用,为什么不用生活灰水(不含粪尿的生活废水)和自然雨水的组合供给这片小湿地呢?想到这里,我们一拍即合,说干就干,人工湿地建设就从这“下水”开始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如果说上水如同有朋自远方来,这来都来了,住也住了,离别时自当好好送上一程。只是水窖中存储的水经过我们的使用,不免混入一些头发皮屑、衣物污渍、食物残屑,为避免它们在下水管中长期淤积造成堵塞,我们先将这些生活灰水引入一个坐进地面一人来深的水泥池中。

这本是老一辈建设的农药稀释池,戳在屋旁边已经很久,一直没想到能做什么用,这回经过一番改造,正好变身成生活灰水的沉降过滤池。

在沉降池中,利用物质的不同密度,让一部分比水重的杂质先沉淀到池底。溢流出的水再进入装有粗糙不规则石子的过滤池,后者一边对悬浮于水中的杂质进行拦截,一边又利用附着在石子表面的微生物,对水中的有机物进行过滤分解。这些方法乍听起来挺唬人,实际却是自然中再寻常不过的“水处理”小土招,我们这也就是“像不像三分样”吧。当然,我们在山上都会使用植物成分的洗护和洗涤用品,这样一来灰水中的成分相对单纯,经过简单的沉降过滤后,便可直接流入门前人工开掘的低洼之地。

里山生活上下水运作示意图。

送水千里,终须一别,有了平日生活灰水的持续滋养,再加上被低洼留住的雨水助力,植物在门前自由生长,高低错落,鸟类、昆虫和两栖爬行动物也常常光顾,几年下来,门前洼地已变成野性十足的小湿地。最初随意种下的几棵芦苇,甚至成了一大片随风摇曳的“芦苇荡”,每每我们路过总感觉心旷神怡。就这样,“下水”的终点,渐渐成了小湿地的植物们“上水”的起点,这寂静无声的传递,实在妙不可言。

随着这条“上下水”管道的接通,我们试着将生活慢慢汇入自然的律动当中。无论是上天入地,百川归海,还是在我们的身体里走走停停,水本就是这样在万物间自然地来去,从来不专属于谁。我们愿在这样的川流之间,做回谦卑的过客,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原文作者/长角羚(赵天晓),蚊滋滋(张赫赫)

摘编/申璐

编辑/张婷

导语校对/卢茜

直播间里的尘肺病人:呼吸不停,歌声不止

他对着手机学习当下最流行的网络歌曲,歌词就抄在电器说明书的背面,一遍遍背下来,他最喜欢那些节奏感强的歌曲,因为听起来“有劲儿”。但他也能感觉到自己的声音确实是变了,以前那些婉转的音调再也唱不出来,他能做的只是用力一点,再大声一点。

文 | 新京报记者 马延君

编辑 | 陈晓舒 校对丨陈荻雁

林英德把客厅中央的玻璃茶几摆在屋内采光最好的位置,四脚垫高,防止鸡鸭跳上去碰坏了茶几上的“奢侈品”——一只28元的金色话筒,一块声卡,一台音响,和他赖以维生的尘肺病治疗药物。

每天下午力气最足时,他会打开音响,将自己的声音调到最大,开始直播唱歌。山村里隔着两条街都能听到这震耳的“网络神曲”伴奏。

49岁的林英德是尘肺病晚期患者。1985年前后,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铁石口镇、小江镇一带发现大量煤炭,当地农民纷纷涌入私人煤窑打工,林英德也在其中。

患病12年,直播唱歌不到1年。他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赚钱”,可半年过去,直播间里最热闹时只有十几名听众,账户里也只多了3.85元。

赚不到钱,但歌声还在继续。面对周围人“为啥这么卖力唱歌”的疑惑,林英德总是沉默,只有一次,他答非所问般说起,“我给自己起名叫怒放的火花,就是为了最后再燃烧一把。”

6月15日世界呼吸日,这一天,林英德特意穿上一件公益主题上衣,在直播中呼吁大家关注尘肺病人的生存境况。几分钟后,音乐再度响起,或许对他来说,呼吸不停,歌声就不会止步。

6月11日,林英德独自在家吃早饭。新京报记者 马延君 摄

矿井下的歌声


直播开始在工作日下午两点半。

林英德缩在小藤椅里,微躬着上身,试图离手机屏幕近一点,以便看清每个进入直播间的粉丝名字,音响放出《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伴奏,林英德嘶吼的歌声,和偶尔间杂的剧烈咳嗽同时传出门外。

邻居已经对这种声音见怪不怪,去年9月开始,一向安静的下围村就不时会传出他粗糙的歌声。没人知道林英德在做什么,少数还留在村里的年轻人提起他,只说,“直播,想赚钱”。

一个小时过去,28个人来到了林英德的直播间,这已经是近期的“流量巅峰”,更常见的情况是只有三四个人在这里短暂逗留。林英德紧盯着屏幕左下角冒出的弹幕,不停感谢送出礼物的粉丝,回复询问他身体情况的评论,“我还好,还好”。

有人问他“什么时候唱歌?”林英德立刻抓起话筒,扭开音响,“唱唱唱,这就唱,你们想听什么?”家里养得小鸡在他脚边啄来啄去,又被突然响起的音乐吓得扇着翅膀逃走。

尽管开播前打定主意只唱一个小时,但看到不断有人进来,林英德还是又撑了一个小时。下播前,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凑近手机,脸上的笑都带着歉意,说着:“最近身体不太舒服,直播时间不能太长,今天先到这里,明天我给你们补回来,一定补回来。”

这场直播为他带来了近3元的人民币收入,关掉手机,他靠在椅子上沉沉地呼吸。

对林英德来说,唱歌曾经和呼吸一样自然。关于歌声最早的记忆,来自于儿时大姐教他唱的《白毛女》主题曲《北风吹》,再大一点,变成了磁带里的四大天王和劲歌金曲、林志颖。

初中毕业后,林英德和家乡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开始四处打零工,正赶上1985年前后,家附近的铁石口镇、小江镇发现大量煤矿,私人煤窑兴起,他和大哥、二哥、四哥陆续下了井。

最开始一天只有几块钱收入,干的活计也不固定,“打炮眼,挖煤、运煤,大家都是轮到什么就做什么”。唯一相同的是,所有人都没有粉尘防护工具。

“那时年轻,怎么都不觉得累,再辛苦,睡一觉就都好了”。歌声也是在那时传开的,在井下劳作时,在树下乘凉时,在夜晚休息时,他从《忘情水》唱到《月半弯》,身边的工友听了都跟着叫好,林英德只觉得羞涩,“也不知道是真的好,还是在笑话我”。

工资一天天涨起来,从几块钱到几十元再到每天百元,手工打炮眼、人力挖煤也逐渐被炮机、挖压机取代。1996年,林英德女儿出生,日子一下有了奔头,他在日记里形容,“那好像是我一生中最甜美的生活”。

为了还清前一年结婚欠下的债,林英德在小煤窑里干得更卖力了,歌也唱得更响了,他注意到煤窑开始发放防粉尘的口罩,但不知道一切已经太晚了。

离开煤窑后,林英德前往广州制衣厂打工,留下的照片。新京报记者 马延君 摄

2001年,欠债即将还清,林英德离开小煤窑,随老乡前往广州制衣厂打工。

大城市足够光鲜,不用再下井干苦力,林英德穿上了白衬衫、黑皮鞋,外面套着自己做的黑色马甲,有时又换上一身棕色西装。照片记录下他年轻时的面容,在广州的街道上,他像一株热带植物,浑身藏不住的茂盛气息。

歌声从煤窑转移到制衣厂车间,给衣物缝口袋时,林英德还会小声唱歌给自己听。又过了一年,儿子出生,也正是在那时,林英德感觉自己呼吸不太正常,动不动就咳嗽,嗓音也不如原来清亮,但忙着挣钱养家,他没时间去想这些。

直到2009年,林英德因风湿到医院检查,“尘肺病”三个字才走进了他的生活,他对这种病并不陌生,接替大哥下井的侄子、二哥、四哥已经先他一步确诊了。医生告诉他,洗肺手术越早做越好,于是两根管子插进肺里,冲洗着那些陈年粉尘。但医生也告诉他,“这种病,没法根治,只会越来越糟”。

休息半年后,林英德又回到了制衣厂打工,一对儿女都要读书了,他没办法谨遵医嘱,不再劳作。从那时起,歌声逐渐消失,他没有心情,更没有力气唱歌给自己听了,制衣厂工资计件,多做一件衣服,就多赚一点工资,车间缝纫机的嗡嗡声,压倒一切。

直到2015年,因为长期坐着缝制衣物,林英德患上严重的腰间盘突出,不得不彻底放弃工作,回家休养。

这一养,便是七年。儿女在外读书,很少回家,妻子在镇上打零工,每月挣来2000余元,供养家庭,只有周日会回到下围村住一晚,给林英德带回足够一周吃的食物。

一天夜里,林英德被妻子的哭声吵醒,一脸泪痕的妻子问他“接下来的日子可怎么过”?他试图安慰妻子,“得了这种病,有一天算一天,怎么着都得往下过。”

刚开始,林英德还闲不住,试图干些农活补贴家用。随着呼吸频率越来越高,他的活动范围逐渐缩小,最终家里的一亩农田租给了别人,林英德一步步退回了大多数时间只有他一个人的小屋。

直播间里,尘肺病治疗药物和话筒摆在一起。新京报记者 马延君 摄

“我身体好些了,我想挣钱”

张玉英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林英德,是2016年7月。那时,她是信丰县一所幼儿园的园长,偶然了解到很多学生家长都是尘肺病患者,便开始在大爱清尘基金会的支持下,到各村镇进行尘肺病患者登记、帮扶的志愿活动。

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20多名村民聚在屋里,谁也不敢相信面前的陌生女人要他们的身份证、银行卡,是为了给他们提供帮助。林英德是第二个站出来的人,他手里捏着银行卡,眼睛亮晶晶地望着张玉英,说道:“张老师,我相信你,我的卡号给你。”

“看起来又乐观,又善良,很少有病人像他那样平和”,是林英德留给张玉英的第一印象。那是林英德在家休养的第二年,尘肺病还没有发展到晚期,他偶尔还觉得自己除了呼吸不畅,和正常人没什么两样。

接下来的几年里,张玉英眼看着林英德需要的帮助越来越多,他越发依赖大爱清尘捐赠的制氧机,每晚要早早睡下,方便后半夜爬起来吸氧,住院的频次也在增加,每到冬天隔几周就要跑到医院治疗,他的四哥去世了,他看起来也更加消瘦。

张玉英本以为他会和其他人一样,有一天默默地消失在帮扶名单里,没想到2021年4月的一天,她居然在短视频网站里看见林英德正在直播唱歌,直播间加上她一共只有三个人,林英德扯着嗓子,唱得卖力。

“你现在还能唱歌呢?”张玉英在评论区发出疑问,林英德看到了,沉默了一会儿,像是要鼓起勇气才能承认,“是的张老师,我现在身体好些了,我想挣钱。”

挣钱的念头堵在林英德心头很久了,他总是念叨着,“我要是没得这个病,一个月至少能挣几千块钱”。44岁回到山村,从此再不能工作,病拖累了他,他又拖累了整个家,儿女没能读大学,家里盖房欠下外债,妻子在外辛苦劳作,他将一切都归结为自己的错。

第一次直播开始于2020年9月22日,在此之前,林英德做了充分的准备,看了许多农村博主的直播间,意识到动作、服饰越是夸张,大家越是叫好,他买来红布,为自己缝制了一套白色、半套红色演出服,穿起来好似戏剧里的齐天大圣。

儿子送他一顶坠着三个小铁圈的黑色帽子,他爱不释手,把它挂在手机支架上,戴上它就能遮住头顶稀疏的白发。妻子掏钱给他买了直播设备,快递只能送到离家5公里远的小江镇,每收到一条到达通知,林英德就兴冲冲地骑着电动车赶去镇上拿快递。

他对着手机学习当下最流行的网络歌曲,歌词就抄在电器说明书的背面,一遍遍背下来,他最喜欢那些节奏感强的歌曲,因为听起来“有劲儿”。但他也能感觉到自己的声音确实是变了,以前那些婉转的音调再也唱不出来,他能做的只是用力一点,再大声一点。

一切准备就绪,可刚直播了一个星期,林英德就因唱歌太过卖力,住进了医院。那次住院又花掉了妻子半个多月的工资,最难受时像是有两只大手掐着他的脖子,憋得他快要窒息。

那几天,他看着自己在病床上瘦下去,小腿上的肌肉没了,胳膊也一天比一天细,那是他最怕的事,因为“尘肺病患者一旦不停变瘦,人就要没了”。

林英德止不住地发脾气,饭菜送到床边,一挥手就都掀翻在地,妻子一句话说得不对,他便躺在床上大喊大叫。他知道自己不应该这样,“可是那种感觉太难受了,肺里、心里都泛着苦味”。

妻子知道他心里急躁,不吵闹也不争辩,这次轮到她来安慰丈夫,“不管怎样,日子还得往下过。”

林英德生活的下围村。新京报记者 马延君 摄

远方的善意

出院后没多久,林英德又开始了直播。侄子担心他的身体,劝他不要再唱歌,或者可以给大家直播画画,能少费些力气。

画画是林英德年轻时的爱好,如今画和磁带都被收在二楼房间的角落里,包裹的塑料袋已经风化。爬楼是件难事,林英德每爬几节台阶就要停下来休息一阵,已经很少再动那些东西。

提议被林英德坚决否定了,因为“那样没人看”。他怕直播间只有自己太过单调,几次邀请侄子一起唱歌,但侄子担心自己唱歌不好听,从未出现,只是每次都在林英德直播时,默默给他刷几份礼物。

家里实在太安静了,邻居们年纪都大了,腿脚不便,很少来串门,村里的两只黄狗会旁若无人地穿过家里的厅堂,早些时候林英德还会去跳跳广场舞,近两年也只能坐在一旁给老婆婆们鼓鼓掌。

和他交流最多的,除了妻子,就是村卫生院的村医,以及不时来询问他情况的志愿者。

半年过去,林英德的直播事业没有任何起色,粉丝只有28个,账户余额里存了3.85元。算法从未青睐林英德的直播间,不知为何点进来的用户,听到沙哑走调的歌声,也难免会随手划走。

但林英德依旧坚持在直播间里唱歌,他也说不上为什么,也许是自食其力的心愿还没落空,他会在直播时做出两根手指相互摩挲的手势,有人问他这是什么意思,他说:“这是挣钱的意思”。

有时会有粉丝为他点亮一个灯牌,他会立马说:“感谢家人”。在他的意识里,点亮灯牌,加入粉丝团,就是他的家人了。

事情在张玉英看到林英德直播后发生了一丝转机。做志愿者这六年,她见过太多尘肺病人,有时光凭呼吸声和眼神,就能大致判断对面的人病情发展到了哪个阶段。

这些年,随着社会关注度、扶助力度的增加,很多尘肺病人都得到了制氧机、儿女助学金,物质困境或多或少有了缓解。但丧失了劳动能力后,尘肺病人的精神困境还是外人难以抚慰的地带。

她有时会看着直播间里林英德的眼睛,已经不像当年那样亮晶晶,但还是鲜活的,湿漉漉的,透着一丝渴望的神情。她联系了媒体,希望能有更多人看到一直在唱歌的林英德。

6月11日,直播结束后,林英德开始查看直播数据。新京报记者 马延君 摄

5月,一篇报道让林英德的抖音号涨了近6万粉丝。尽管报道发出后,直播间最多也只有100多人观看,账户余额仅仅涨到70余元,但已足够让林英德欣慰。他开始越来越频繁地拿起手机,力气足够时,会给私信里每一位关心他的粉丝回一句“谢谢”。

身在杭州的小佳看到了那篇报道的截图,立马打开抖音关注了林英德的账号,直播往往开始在下午三点半,那是她工作最忙碌的时候,但她还是连着三天设置了闹钟,在直播开始时溜出会议室,抓紧给林英德刷几份礼物。

前不久,还有一位粉丝发来私信,“叔叔,你的声卡不太好用,我刚买了一块新声卡,把旧的那块送给你吧。”林英德盯着那封私信看了好久,不知该如何回复远方的善意。

隔了几个小时,他在手写屏幕上一笔一画地写下了一段字,“谢谢孩子,你有这份心就够了,声卡我的还能用。”

6月11日,林英德翻看年轻时常听的磁带。新京报记者 马延君 摄

让“怒放的火花”再燃烧一把

凌晨三点,林英德被憋醒了,熟悉的窒息感袭来,他赶紧插上制氧机,斜靠在床上,又下意识地摸出手机回信,有人看到回复,问他,“叔叔你为什么还不睡”?他答道:“我刚醒。”并没有解释自己每天半夜都要爬起来吸氧。

关注度上升,林英德平静的生活被卷进了旋涡。有人看到他直播时声音洪亮,不停在评论区和私信里轰炸般发来消息,“你这样还说自己是个尘肺病人?”“你就是想红,不要打着尘肺病人的幌子卖惨。”

刚开始林英德还会为此难受,“要怎么证明我是个病人呢”?看多了这类私信,他会止不住地呼吸急促。时间久了,他只好假装没看到那些言语,宽慰自己“不要管别人怎么看”。

另一边,张玉英看到他的粉丝飞涨,也提醒他不要光是唱歌,还可以去拍拍其他尘肺病人的生活,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处境。

林英德知道她是好心,但还是有些抵触,“谁愿意展示自己生病的样子呢?谁又愿意看这些呢?”同一个视频软件中,到处是光鲜亮丽的生活,他怕太过真实的一面被展出,“粉丝都走掉了,那谁还来听我唱歌呢?”

林英德对未来有自己的打算,这段时间,他逐渐走出家门,到下围村附近的广场直播,账号二维码挂在音响上,休息时反复跟站在周围的人解释,“我不是讨钱,你们就扫一扫,关注我的账号。”

经常有过路人用莫名其妙的眼神看着他,还有人拿手机拍下他在镜头前嘶吼的样子,林英德没有抗拒,专注地盯着手机屏幕,对着20多个观众,像往常一样,重复着感谢的话。

他对此解释为“想锻炼一下自己的胆量,万一以后有人找我商演,我不能怯场”。再远一步的想法是“如果将来能赚到钱,说不定还可以雇几个尘肺病人和我一起直播。”

说完这些,他愣了两秒,又无奈地笑笑,“谁会找我商演呢?何况我这个身体,哪也去不了。”

6月10日,在自家菜地里采摘蔬菜,准备晚饭的林英德。新京报记者 马延君 摄

林英德所说的未来,集中在两三年内。他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再远的事,是没法打算的。他给自己起的网名叫“怒放的火花”,寓意想让自己“最后再燃烧一把”。

直播快一年了,林英德不再穿那套精心制作的演出服,而是换上了家常衣服,因为不想让自己看起来“像个小丑”。如今,“吸粉”或许没那么重要了,但不论怎样,能多一个粉丝总是好的,毕竟“自己多赚一分钱,就少花家里一分钱”。

他总是在夜晚刷短视频网站,来对抗漫长的夜晚,更试图从中学习一些经验,用来解答他的疑惑,“为啥他们唱歌就有那么多人看呢?”

家人也逐渐默认,林英德不会停止唱歌了,嫂嫂在广场上看到他直播,会在他休息时凑到镜头前,轻轻地跳上一支舞。侄子还想着,等哪天闲下来,要去和叔叔一起直播,哪怕就在旁边陪一会儿,叔叔也会更高兴一点。

两小时的直播结束,黄昏再次降临下围村,林英德将音响搬上电动车,小心翼翼地将话筒和耳机收进包里。车子飞快地行驶在田间小路上,他要赶在天黑之前回家,尽早休息,以便明天蓄足力气,再多唱一首歌。



嗜甜如命,吃糖上瘾你该怎么办?

什么是糖上瘾?糖究竟是什么?这里的糖,主要是指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典型的就是各种精制糖(白砂糖、葡萄糖等),以及大量含糖的加工食物(面包、甜点、饼干、蛋糕等)。吃大量糖会造成龋齿、肥胖,增加代谢综合征的发生风险,加速机体老化等问题。

上瘾是因为感到快乐

当进食大量糖后,大脑内的多巴胺分泌增加,多巴胺将讯号传送给大脑的伏隔核。伏隔核掌控着我们的快乐、成瘾、恐惧、安慰剂效应等,而且它还与前额叶皮层相连。大脑会将这种快乐的滋味记录下来,并且鼓励你重复这一行为。吃糖,我开心,大脑记住了,继续吃……这属于大脑的一种奖赏机制。

但是不断摄入大量甜食,为了稳定血糖,胰岛素必须“拼命”工作。好不容易把血糖稳定之后,你又吃蛋糕、甜品了,胰岛素又要出来工作了……当胰岛素不断工作得不到“休息”后,就会变得对血糖不再那么敏感,一开始是消极“怠工”,继而干脆“罢工”。这就形成了胰岛素抵抗。最坏的情况就是,胰岛素不再正常发挥作用,你因此患上2型糖尿病。

吃甜食上瘾的表现:

极度爱吃甜品,吃到停不下来;

一天不吃就心慌、脾气暴躁;

喜欢一个人偷偷吃;

吃完很后悔,甚至会采取催吐等行为。

以下人群容易出现吃甜食上瘾:

极度节食导致渴望高碳水摄入者;

压力过大且没有找到合适发泄途径的人;

从小喜欢喝各种饮料、果汁者;

伴有遗传因素者。

戒糖瘾 有计可施

咖啡和茶少加糖

许多人习惯于在咖啡和茶里放大量糖。如果你也是这样做的,请开始训练自己喝这些饮料时少加糖。循序渐进,从少加一匙或一包糖开始。只要坚持很快就会习惯,然后再少加一份糖。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甚至会更喜欢不加糖的咖啡或茶。这不仅能减少你饮食中的糖分,还能证明减少糖分的摄取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避免人造甜味剂

用人造甜味剂代替真正的精制糖,不会帮助你戒掉糖瘾。这是因为人造甜味剂对人体有同样的化学作用,它们仍然会刺激你对甜食和饮料的渴望,而且人造甜味剂还与许多令人不快的症状有关,如抑郁、偏头痛、焦虑、消化问题等。

吃含糖量少的零食

看看你正在吃的零食,它们的含糖量有多高?即使是全麦饼干或酸奶,它们的含糖量也超出想象。例如低脂酸奶只是用糖代替脂肪。不要再被“减肥零食”愚弄了,寻找含糖量较低的替代品,比如坚果、奶酪和水果,美味的选择有很多。

减少甜点的摄入量

如果你习惯餐后吃甜点,那么就从减少一次开始,一周接着一周,把甜食的摄入量从每周7次减少到每周最多4次,你会习惯于不那么频繁地吃甜食。在外面吃饭时,不要总是点甜点,喝杯纯咖啡或茶就可以了。

保持饮食多样化

不均衡的饮食会增加人们对糖的渴望,特别是当你的饮食中缺乏健康的脂类或蛋白质来增强饱腹感时。精制的淀粉类食物,比如意大利面、白面包或白米饭,吃完后会让你立刻有饱腹感,但它们消化得很快,这会使你的血糖水平飙升。然而不久后,你的血糖水平又会急剧下降,导致你想要更多的糖。蛋白质和脂肪没有这种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吃饭时保持营养均衡很重要。用全谷物类代替精制谷物也同样有帮助。

摄入更多膳食纤维

纤维有助于抵抗对糖的渴望。纤维的作用是减缓糖被消化和吸收的速率,这样就避免了糖分的激增,同时也降低了对糖的欲望。就像蛋白质和健康脂肪一样,纤维也能帮助你拥有长时间的饱腹感。

摄入足够的铬、镁和锌

适量补充这些矿物质可以帮助身体更快地代谢糖,更有效地燃烧它。这些食物包括绿叶蔬菜、坚果、麸皮全谷物、青豆和黑巧克力。

避免饥饿

“饿怒症”这个词描述了同时感到饥饿和愤怒的感觉,如果你有糖瘾,那么你可能也经历过这种情况。这种感觉是由低血糖引起的,低血糖会让你觉得很饿,同时也会让你感到愤怒。当你试图忽视饥饿,长时间不吃东西时,这种情况就会发生。当你不吃饭时,你的身体开始渴求能量。某个时刻你会屈服于你的饥饿感,并尽可能快地满足它,通常会选择含糖量高的零食。

喝足够的水

如果你没有喝够水,你的身体会误以为你饿了。迫使你吃得比实际需要的多,这会导致不健康的体重增长。喝水其实是对抗超重的好方法,因为喝水能让你有饱腹感。最好随身带一瓶水,尤其是当你在两餐之间感到饥肠辘辘的时候。

做让自己开心的事

找一些喜欢的事情,每天为它们腾出些时间,因为一个人在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时,体内的血清素、多巴胺和内啡肽水平会提高,这会大大减少对糖的渴望。对糖的渴望不仅是生理所需,也可能有心理上的原因。当你感到压力或沮丧时,很容易就会去吃含糖食物,因为糖会刺激大脑让我们感觉更好。它真的可以作为“安慰食物”。然而过量的糖分实际上会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这就形成一个难以打破的循环。建议在心情不好时,可以做做舒缓情绪的瑜伽,将自己想吃甜食的注意力分散,用别的方式放松自己。

避开诱惑

如果你每次经过面包店都要进去瞅瞅,对超市琳琅满目的零食爱不释手,建议你可以选择故意避开这些区域,宁愿绕远路、不带钱也不要走近,为自己创造“不买甜食”的条件。

充分休息

研究表明,睡眠时间与对糖的渴望程度直接相关。睡眠不足的人更渴望吃糖。理由是,如果你没有得到足够的休息,你的身体会渴望糖来提供快速的能量。你会不由自主地伸手去拿含糖的食物或饮料。但长期这样做,会导致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体重增加。

做好戒糖瘾的心理准备

戒断后的前几个星期,可能你会出现头晕、反胃、易怒等,因为你身体适应了糖分,突然没有糖会不适应,这是正常的。在此期间可以多喝水,规律吃三餐,多休息,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保持心情愉悦。

糖瘾不是几天就形成的,同理,戒断也需要一段时间。就当给自己一个重新认识自我的机会。当你的心态调整好,清楚认识到什么东西重要或不重要时,相信你,一定可以勇敢地对糖瘾说“不”!

文: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营养科 谢琪

来源: 健康报

2021年的这些照片,我们不会忘记

时间过得可真快呀

一转眼

2021年就要成为过往了

快乐与悲伤

幸福与感动

这一年

我们经历了太多

也见证了太多

无数难忘的瞬间

定格成一张张照片

成为留给我们2021年的

最珍贵的记忆

2021年的这些照片

你还记得吗?

1

有些背影

满是心安

今年刚一开年

这张背影照片就感动了国人

大连海洋大学师生志愿者们

顶风冒雪艰难前行

运送防疫物资

不禁让人感叹

“这就是了不起的中国人啊”

在今年公布的一段影像中

边防团团长祁发宝

张开双臂挡在外军面前的背影

也让很多网友“破防”

面对数倍于己的对手

英雄团长祁发宝

用胸膛迎向重围

把后背留给祖国

前一段时间

一场只有背影的人物宣传发布会刷屏

他们是“禁毒先锋”

他们是隐藏在黑暗中的英雄

却让我们感受到

置身光亮中的美好

在抗疫一线

这个背影也令人感动

11月19日下午

江西上饶41岁的志愿者余哲明

浑身上下挂满蔬菜

为小区居民分发物资

在茫茫白雪里

这个背影更让人动容

新疆乌恰县一名医护人员

冒着大雪

给护边员做核酸检测

在雪地中

趟出了一条路

一张背后写着“抗震救灾”

一张背后写着“金普加油”

这是同一个人的背影他叫安磊从汶川救灾到大连抗疫

同款背影

给了我们同款感动

还有

这位快递小哥

救下一家三口的背影

还有

好心居民搭成人梯

救下两名女童的背影

这些触动人心的背影里

有责任、有担当

有勇气、有牺牲

让我们每时每刻

都倍感心安

2

有些勇敢

震撼人心

这份勇敢

是洪水中的奋不顾身

这份勇敢

是大火中的义无反顾

这份勇敢

是5秒内擒拿住小偷的果断

这份勇敢

是面对威胁大声说出

“我是警察,不怕你记”的霸气

哪有什么从天而降的英雄

只是有太多平凡人

选择了勇敢罢了

3

有些笑容

温暖如光

河南省周口市的学生张笑笑

在学校吃午餐时

把盘子里的虾留下

一个清澈的笑容

一句“留给俺妈”

直戳人心

浙江一高速收费站

一位收费员小姐姐

微笑着劝返超高的货车司机

温暖治愈

一个11个月大的宝宝

还不会走路

玩单板滑雪却动作娴熟

宝宝的笑容

又萌又酷

浙江省宁波市第六医院

手外科副主任医师杨科跃

三年间

拍下了3000张“治愈的微笑”

被治愈的微笑

也治愈了每一个

看到这些笑脸的人

年终岁尾

无论你正在经历什么

希望这一张张“治愈的微笑”

给你继续前进的力量

4

有些归来

无比珍贵

人世间最温暖的路

莫过于回家的路

经历了14年骨肉分离

电影《亲爱的》原型人物孙海洋

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儿子

“大哥,想死你了,60多年了! ”

12月17日下午

失散62年的扬州亲兄弟

终于圆了自己的回家梦

失散16年

李树全、欧阳艳娟夫妇

终于等回了“梅姨案”被拐儿子礼礼

“回家的路,虽曲折起伏,

却是世间最暖的归途。”

经历1028个日夜的期盼

孟晚舟女士也终于回家了

她一身红色衣服

和机身上的五星红旗一样绚丽夺目

舟虽晚,终归航!

祖国永远是所有中国人

最坚强的后盾!

期盼已久,终于归来!

而对于出国作战的英烈

我们最大的敬意

也是接他们“回家”

9月2日

109位志愿军烈士英灵及相关遗物

回到祖国

忠魂不泯

浩气长存

5

有些突破

提振信心

今年,我们成功研制了

九章二号量子计算原型机

求解特定问题比超算快亿亿亿倍

杂交水稻双季亩产1603.9公斤

我们实现了

袁隆平生前提出的攻关目标

我们的“祝融号”火星车

完成既定探测任务

我们见证了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

与空间站组合体

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3名航天员

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

中国空间站

首次太空授课

每一项突破

都让我们倍感自豪

更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6

有些奉献

照亮未来

就是这双贴满膏药的手

呵护着华坪女高的学生们

“校长妈妈”张桂梅

燃烧自己

为孩子们点亮梦想

“保姆校长”庄桂淦

为大山里的留守儿童

撑起爱的天空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王泽山院士

捐赠1050万元

支持学校培育未来栋梁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

捐赠1100万元个人所获奖金

激励更多优秀人才奋发向上

一封厚厚的挂号信

一个普普通通的落款

23年来,这位“顺其自然”

已累计捐款1363万元

爱出者爱返

每一份奉献

都把未来照得更亮

7

有些时刻

令人心潮澎湃

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

中国运动员的表现

带给我们太多欣喜和激动

“00后”杨倩射落首金

甜美比心

苏炳添,9秒83

一战封“神”

管晨辰,“袋鼠摇手”

掀起了“青春风暴”

全红婵

上演“水花压制术”

这届残奥会

我们更见证了拼搏的力量

不向命运低头

拼搏就是那对隐形的翅膀

世界以痛吻我

我愿报之以歌

当三面五星红旗

在世界竞技场上同时升起

这一刻

我们由衷感到自豪

更让国人内心澎湃的是

今年,我们迎来了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文艺演出盛大举行

绚丽的焰火

盛放在国家体育场上空

一张拼接照片刷屏

令网友感慨泪目

“万山红遍,他看见了”

在7月1日当天的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

直升机悬挂着中国共产党党旗

飞过天安门上空

青少年们齐声高呼: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那么坚定、那么响亮

这一年

有太多瞬间值得被铭记

这一年

有太多画面留在脑海

翻阅到这

小编不禁想问

哪些照片

当你再次看到

仍会泪流满面

有那些照片

让你会心一笑

又有哪些照片

为你积蓄了前行的力量

这一年

你过得好吗

还有哪些瞬间

是让你难以忘怀的

这几十张照片

或许无法完整诠释2021这一年

但我们愿意相信

这一年的悲欢与离合、喜怒与哀乐

这一年的失败与成功、放弃与收获

都为我们踏入2022年

提供了坚定的力量

走吧

我们一起

迎接一个更飒爽的未来

祝你,也祝我!

  • 最新游戏
  • 发表评论
手游排行 新游中心 热门专区 手机软件APP下载
网游排行榜 游戏攻略 网游下载 安卓软件APP下载
单机排行榜 手游礼包 单机下载 苹果ios应用下载
安卓排行榜 新游视频 手游下载
苹果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