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安GeChe手游下载站_最新手机游戏下载门户网站!

游戏更新 | 安卓游戏 | 苹果游戏 | 推荐游戏 | 软件更新 | 文章更新 | 热门文章
您的位置: 首页  →  攻略 → 《以下哪个是成语(支付宝每日答题答案大全——今日答案)

以下哪个是成语(支付宝每日答题答案大全——今日答案)

2023-02-21 17:45:58      小编:网络整理      我要评论

以下哪个是成语文章列表:

以下哪个是成语(支付宝每日答题答案大全——今日答案)

支付宝每日答题答案大全——今日答案

支付宝每日答题

支付宝每日答题现在分为三个答题板块:庄园小课堂、职业小知识问答、每日任务:答题学海洋知识。蚂蚁庄园小课堂,每天答题后,可以领1次小鸡饲料。职业小知识问答,答对产速 3/时,答错 1/时,有效期24小时。每日任务:答题学海洋知识,答题后,随机获得海洋伙伴线索拼图1块。那么今日的支付宝每日答题的答案是什么呢?下面就盘点一下支付宝每日答题的答案。

庄园小课堂

今日庄园小课堂的问题是:水果罐头这么新鲜,是添加了大量的防腐剂吗?A、一般没有防腐剂;B、肯定呀,要保鲜。

庄园小课堂问题

答案解析:罐头通常都不含防腐剂。新鲜水果变坏是因为有害微生物的污染,而罐头是新鲜水果经过高温杀菌处理后密封保存,潜在的致病性微生物以及腐败微生物被杀死,外部的微生物也无法进入,所以不需要防腐剂也能保存很久。

庄园小课堂答案解析

因此,本期庄园小课堂问题:水果罐头这么新鲜,是添加了大量的防腐剂吗?正确答案就是选项A:一般没有防腐剂。

职业小知识问答

今日职业小知识问答问题是:以下哪个成语典故讲的是古代乐师的故事?A、滥竽充数;B、乐不思蜀。

职业小知识问答问题

答案解析:乐师曾是春秋战国时期负责音乐的职官名称。“滥竽充数”讲的是战国时期,有个对音律一窍不通的处士名叫南郭,巧言自荐请求为宣王吹竽献艺,混迹于三百乐师的故事。“乐不思蜀”则是指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

职业小知识问答答案解析

因此,本期职业小知识问答问题:以下哪个成语典故讲的是古代乐师的故事?正确答案就是选项A:滥竽充数。

每日任务:答题学海洋知识

今日每日任务:答题学海洋知识的问题是:以下哪种海洋动物能用“排泄器官呼吸”?A、海参;B、水母。

每日任务:答题学海洋知识问题

答案解析:海参的呼吸器官叫呼吸树,开口在肛门附近,同时也是排泄器官,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它的呼吸过程大体如下:含有氧气的海水从肛门进入排泄腔,然后进入呼吸树,产生的二氧化碳随海水经呼吸树从肛门排出体外。

每日任务:答题学海洋知识答案解析

因此,本期每日任务:答题学海洋知识问题:以下哪种海洋动物能用“排泄器官呼吸”?正确答案就是选项A:海参。

以上就是本期支付宝每日答题的答案,欢迎收藏!

知道了这些还怕找不到好工作?

2022年春招正在进行

你有拿到满意的就业协议书吗?

就业协议书关乎同学们的切身利益

同学们在准备人生“第一签”时

千万别大意

一定不能急!

今天,团团为大家准备了

一份就业指南

一起来了解

↓↓↓

毕业生就业流程

1.签订“三方协议”

与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也称“三方协议”,该协议具有法律效力,违约要赔偿,签订劳动合同后失效。

2.报到

毕业生到单位就业时,需持报到证。用人单位凭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手续,完成档案转移手续。

3.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证明存在劳动关系最有力的证据,所以签订劳动合同时一定要多加留意,保证自己的权益。

注意事项

1.签“三方协议”时看仔细

●明确违约金额

通常公司在签约时会提出违约金的金额,毕业生要在协商中力争将违约金降到最低,通常不超过5000元。违约金特别高的单位要慎签。

●备注清楚双方的权利义务

为防止用人单位的承诺无法落实,毕业生可以将工资、奖金、补贴、休假、住房、保险等福利待遇在备注栏中写清楚。

2.“报到证”和“存档”要正规

●什么是报到证?

报到证又叫派遣证,全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报到证分为上下两联,上联是蓝色的,交给毕业生本人报到使用;下联是白色的,由学校装入毕业生档案,是毕业生转移人事档案关系和户口关系的凭证。报到证的有效期限是两个月,如果错过报到时间,只有返回学校以旧换新。

●档案有什么用?

档案除了供用人单位考察录用人员之外,也是维护毕业生个人权益和福利的凭证,无论是工作调动、考研、公务员招考,还是职称评审、考资格证、工龄认定、社保办理、住房补贴发放、入党、办理退休等,都要用到它,所以大家可千万不能大意!

●去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就业,档案如何处理?

高校毕业生到具有档案管理权限的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就业的,由单位直接接收、管理档案。

●到私企或外企工作,档案应如何处理?

到无档案管理权限的单位(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就业的,可由各地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负责提供档案管理等人事代理服务。

3.签订劳务合同要留心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哪些条款?

劳动合同应包括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注意:劳动合同除以上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试用期都有哪些规定?

我国《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注意!

签订这些合同时需谨慎

↓↓↓

现在正是春招“金三银四”时期

大家要把握住春招的机会

春招注意事项

首先,要明确求职方向

很多同学没能找到

心仪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对自己求职方向和求职岗位知之甚少

在春招这个决胜阶段

一定要加深自己对

所应聘行业及岗位的了解

其次,要学会优化自己的简历

简历是面试官对求职者的第一印象

那什么样的简历比较有吸引力呢?

一份有吸引力的简历

●内容控制在一页纸以内,如果超过一页的可以做正反面,页面最多不可以超过两页,排版清晰

●简历中应体现招聘单位对招聘岗位所要求的技能关键词

●对工作经历的描述优先选用“做到了”、“得到了”、“实现了”、“完成”、“领导了”等确定性的词语

●用数字和结果表达工作成就,客观描述会使简历更具信服力

●针对不同的岗位要准备不同的简历,一份简历走天下已经过时。

用心写好你的简历

相信任何一个HR

都会感受到到你的诚意!

最后

无论遇到怎样的面试

都不要害怕紧张

事先了解好应聘公司的情况

根据个人经历和目标岗位

准备自我介绍和可能被问到的面试问题

积极调整心态

自信地参加面试

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团团祝愿同学们

都能找到心仪的工作!

综合整理自微研教育、中国大学生就业,人民日报,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 学校共青团

陶渊明的内修与自得

陶渊明的内修与自得

演讲人:吴中胜演讲地点:南昌工程学院“鄱湖讲坛”演讲时间:2022年9月

陶渊明是文学史上的著名人物,大家应该非常熟悉。关于陶渊明及其诗文的研究也很多,大家谈得较多的内容,我们这个讲座就尽量不涉及了,我们今天主要讲的是陶渊明的内修与自得。

吴中胜赣南师范大学教授、全国优秀教师,江西省百千万工程人选、江西省“双千计划”人选,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等。

为己之学

萧统说:“夫自衒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不忮不求者,明达之用心。”(《陶渊明集序》)陶渊明“不忮不求”,他不是一个“自衒自媒”之人。他回归田园、躬耕南亩,他喝酒弄琴、为诗为文,不是故作清高、做给别人看的,更没有博取功名的目的,无非只是为了内心的自足和愉悦。“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五柳先生传》,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以下同)“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杂诗》其五)这是陶渊明的自画像,涉及“人己之辨”的问题。

“人己之辨”出自《论语·宪问篇》:“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什么叫“为己”“为人”呢?何晏《集解》:“孔曰:‘为己,履而行之;为人,徒能言之。’”杨伯峻译注曰:“古代学者的目的在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现代学者的目的却在装饰自己,给别人看。”(《论语译注》)人之出处,是每个人必然要思考的人生大问题,人生价值观念不同,对这个问题自然有不同的看法,所以“人己之辨”自然也成为文士们论争的一大辨题。源于先秦诸子的“人己之辨”对后世文士们的人生取向影响很大,对后世文学的价值取向更是有深远影响。人处天地之间,为什么需要文学呢?作为一个有品格、有境界、有担当的文人,为诗作文就不仅仅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有更高远的目标,或为提升个人道德境界,或为安顿个己心灵,或为探索天地之理,或为人间正义而呐喊,或为开万世太平而奋斗。可以说,古代的“人己之辨”有效提升了文人的人格境界和精神品格。

孔子认为,道德修养关键在于自己实践,而不是别人的评价。他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篇》)从这个意义来说,“修己”关键是“修德”,而“修德”的关键是“修心”。文字学家晁福林指出:“周代彝器中的‘德’字大异于甲骨文之处,是它所有的字都带有‘心’的偏旁。结合‘心之官则思’的古训,我们可以肯定‘德’字从‘心’,也就意味着‘德’观念带有了更多的理性思考的色彩。”(《先秦时期“德”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也就是说,修德的关键是修心,这与周代以后中国人的德观念是一致的。孔子又强调道德践行,所谓“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篇》)。只要自己做好了,别人自然会知道,所以要顾虑的是自己没有做好,不用担心自己做好了别人不知道。孔子对于道德践行的重视也是基于“德”字本义的。“德”基于内心又通过外在行为表现出来。孔子反复强调“修己”的重要:“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篇》)无论是生成庄敬之心,还是“安人”抑或“安百姓”,前提都是要“修己”,即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养。

陶渊明的“修己”,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他把百姓的日常生活艺术化了。无论是起居劳作、吟诗弹琴,还是喝酒游玩,他讲究的都是自得之趣,闲在自然,自足自乐。

清《晚笑堂画传》中的陶渊明像资料图片

“衡门之下,有琴有书,载弹载咏,爰得我娱。岂无他好,乐是幽居,朝为灌园,夕偃蓬庐。”(《答庞参军》)虽是“衡门”“蓬庐”,却“有琴有书”,时时弹琴读书,虽是“幽居”,却身心娱乐。萧统说:“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琴以寄其意。”(《陶渊明传》)也就是说,陶渊明弹琴,属于“乱弹琴”,到了酒喝得差不多的时候,他也顾不得什么音律节奏了,只是抒情达意而已。在陶渊明这里,读书、弹琴完全是一种“闲业”:“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和郭主簿》)既不是为了求取什么功名利禄,也不是为了取悦上司,“富贵非吾愿”,他最大的愿望是不“以心为形役”,向往“委心任去留”的人生境界。在天地大化中自由自在地劳作、生活、歌咏:“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耘耔”“理荒秽”本是农民的辛苦劳作,陶渊明却可以乐在其中,他劳作之余可以“舒啸”“赋诗”,只要无违自己的内心。陶渊明把百姓的寻常生活过得富有诗情画意,从而成为魏晋风流的代表。他的人生是对世俗生活的超越,是艺术化的人生。“不以躬耕为耻,自不以仕进为荣矣!”(张潮等《曹陶谢三家诗·陶集》卷三)

“有酒有酒,闲饮东窗。”一个人自由自在地品酒,看着“翩翩飞鸟,息我庭柯。”人是“闲饮”,鸟则“闲止”,一切都闲在自然,不着意追求什么。(《停云》)陶渊明喝酒多是“闲饮”:“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答庞参军》)他更多时候是闲居独处、自斟自饮的状态:“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和郭主簿》)“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己酉岁九月九日》)“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饮酒》)“引壶觞以自酌。”(《归去来兮辞》)所谓“闲饮”“自斟”“自陶”“自倾”“自酌”,不是自己灌自己,而是自由自在地喝,多少随意,称心自乐。“死者何所知,称心固为好。”(《饮酒》)“挥兹一觞,陶然自乐。”(《时运》)“闲”不是无所事事,而是心闲,悠然自得之趣。所谓“灵府长独闲”,“灵府”就是内心。心无挂碍,也就是心灵自由,“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戊申岁六月中遇火》)陶渊明与人一起喝酒,重点也不在酒,而在“心醉”:“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拟古》)

陶渊明的家乡在庐山脚下,有山有水,闲暇时他会到附近的山水游玩。“春服既成,景物斯和。偶景独游,欣慨交心。”(《时运》)这情境有孔子向往的“浴乎沂,风乎舞雩”的山水之乐,不过孔子是和众人一起游乐,陶渊明则更强调“自乐”,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自得其乐。“岂忘游心目。”(《赠羊长史》)游心游目,纵目赏心,重点还是在游心。

不同时期的《陶渊明集》资料图片

陶渊明诗文,多用“自”字,这是他讲究“为己”“内修”的最好说明。如“自乐”“自足”“自安”“自娱”等,说明他非常重视自我身心的自由和满足。“傲然自足。”(《劝农》)“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饮酒二十首》序)“怡然自乐。”(《桃花源记》)“悠然自娱。”(《扇上画赞》)萧统《陶渊明传》评其“任真自得”,颇为中的。宋代蔡启:“闲远自得之意,直若超然邈出宇宙之外。”(《蔡宽夫诗话》)清代佚名:“自得之趣,一寓于诗。”(《静居绪言》)现代刘师培也说:“两晋六朝之学,不滞于拘墟,宅心高远,崇尚自然,独标远致,学贵自得。”(《左盦外集》卷九)他们都不约而同地用“自得”一词来评价陶渊明。何谓“自得”?这个词出自《孟子·离娄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朱熹注云:“自然而得之于己也。”清代章学诚说得好,自得“如饮食甘旨,衣服轻暖,衣且食之领受,各自知之,而难以告人。”(《文史通义·文理》)“自得”就是自然而得,自己而得,不是外在强加的,自己所得之趣之妙,往往无法用语言与外人道。对于陶渊明的人生选择,也许当时人会觉得并不明智,他的田园生活很辛苦,但是他自己“自足”“自安”“自娱”。此中之真谛,只有陶渊明自己才能领悟得到。正所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就是陶渊明的自得。诗之美妙,贵有自得之趣。明代陆时雍:“诗须观其自得。”(《诗镜总论》)清代刘存仁:“诗贵自得,会心微妙,其乐不可喻诸人。”(《屺云楼诗话》卷五)正是此谓。

“独祗修以自勤,岂三省之或废。”(《感士不遇赋》)“祗修”“三省”是中国文人为己之学的久远传统,陶渊明的内修与自得正是这一传统在西晋时期的绚丽绽放。陶渊明的“修己”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他只是通过朴素自然的言说,就把内心超越的体悟表达出来了,“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三十首》),这样的语言、这样的内心最真切、最动人。章学诚说:“伪学出,而天下不复知有自得之真学焉。”(《文史通义·感遇》)陶渊明的“修己”是“自得之真学”,但在其所生活的人人“自衒自媒”时代,陶渊明显然是另类,以至于元好问都感叹,陶渊明是生活在魏晋时期的上古人:“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论诗绝句三十首》)

拙的智慧

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守拙与适俗形成鲜明的对比,世俗之人讲究的是所谓处世之道,智巧钻营、人情练达。但中国自古以来还有另一种处世方式,即守拙,看起来似乎是傻傻的、笨笨的,但大巧若拙,“守拙”其实是人生大智慧。

老子云:“大巧若拙。”(《道德经》四十五)王弼注云:“大巧因自然以成器,不造为异端,故若拙也。”(《老子道德经注》)“人多伎巧,奇物滋生。”(《道德经》五十七章)王弼注:“民多智慧,则巧伪生;巧伪生,则邪事起。”(《老子道德经注》)“常德乃足,复归于朴。”(《道德经》二十八章)王弼注云:“朴,真也。”(《老子道德经注》)朴拙之人自然而为,不为物累,自然得道。王弼注云:“抱朴无为,不以物累其真,不以欲害其神,则物自宾而道自得也。”(《老子道德经注》)

我们知道,王弼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身处其中的陶渊明也受到这一文化思潮的浸染。苏东坡曾列出陶渊明三首谈玄理的诗,分别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饮酒》其七)“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饮酒》其十一)明代都穆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6首,并且指出:“渊明盖真有得于道者,非常人能蹈其轨辙也。”(《南濠诗话》)这则诗话说明,前人已有人认识到陶渊明深受玄学思想影响,其中也包括我们这里所说的“守拙”思想。陶渊明的“守拙”思想除了上述《归园田居》外,其他还有几处:“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影答形》)陶渊明选择“谬会以取拙”态度,以应付令他厌恶的纷繁人事。“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杂诗》其八)陶渊明的“拙”,针对的是荣利滋生的贪婪和荒诞,权势隐藏的愚弄和残忍,机巧相伴的虚伪和狡诈。这不是消极,而是智慧。“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诚谬会以取拙,且欣然而归止。”(《感士不遇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在当时世人眼中,他是不明智的,但在陶渊明自己看来则是“欣然”“取拙”,因为不想委曲求全,违背自己的内心去做事,舍去的是如云烟的功名富贵,成就的却是完满人格和千载身后名。陶渊明的人生选择是发自内心的,自然真诚。陶渊明自己就说:“抱朴含真。”(《劝农》)朱熹说:“晋宋间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渊明却真个能不要,此其所以高于晋宋人也。”(《朱子语类》卷三十四)元代刘履评陶渊明也说其“适性保真”(《选诗补注》卷五)。陶渊明的“拙”,实在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

这种“守拙”的智慧渗透到中国文化的骨髓之中了。苏州有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拙政园”,光从园名就可知,园林的主人是深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要义的。远离纷扰世界,退避尘氛,在完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悠然自在地种花植草、赏画听琴、曲廊信步,也是一种人生境界。

野者,美也

在中国传统礼俗文化中,“野”往往被视为粗俗无礼,为君子所不齿。孔子曰:“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篇》)“野”即鲁莽无礼,为君子所不齿。然而在中国文学的观念中,“野”却经常被视为对规矩束缚的反抗和挣脱。久在世俗礼仪之中的士大夫们体会到的是“复得返自然”的感觉,体会到的是山花野草、田园村寨的野情野趣,体会到的是人性的本真和生命力的充盈。他们从中看到了人之本性、文之自然和美之本色。较早从理论上阐述“野”之美的,要数署名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其中有“疏野”一品,很能反映文人对野性的呼唤:“惟性所宅,直取不羁。控物自富,与率为期。筑室松下,脱帽看诗。但知旦暮,不辨何时。倘然适意,岂必有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前人解“疏野”一品谓“此乃真率一种,任性自然,绝去雕饰。”“疏野,谓率真也。”(郭绍虞:《诗话集解》)深得“疏野”一品之要义。晚清刘熙载《艺概·诗概》就明确指出:“野者,诗之美也。”那么,古今诗人当中,谁最得“野美”呢?宋代陈知柔认为,陶渊明堪当此称:“风人以来得野意者,惟渊明耳。”(《休斋诗话》)

“野”是人类原始阶段真实的生活场所和自然本性,作为一种童年记忆和诗性遗存,它恒久地保留在人类的思想基因当中,是人类心灵的故乡。回到“野”的状态,就是回到心灵的故乡,回到心灵安顿之所。维柯说:“世间事物都不会离开它们的自然本性而安定或长存下去。”(《新科学》)在朴野的山水之中,躁动的心灵自然安定下来。陶渊明就是这一生命体验的典型:“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既归田园之后,“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辞》)描述的是一派恬淡安详闲适的田园生活图景,这也是千百年来农耕文明滋养下中国人的天然生活原样,身处其中,自由安适,生命得到最妥帖安顿。

陶渊明的一方田园可谓“野”性十足:“穷巷”“荆扉”(《归园田居》)“旧居”(《庚子岁五月中》)“柴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草庐”(《戊申岁六月中遇火》),怪不得有人称陶诗为“田家语”。(钟嵘《诗品》)但在陶渊明看来,这是一方放飞心灵的田园。

这一方田园,远离车马喧嚣和世俗纷争:“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归园田居》)“少年罕人事”(《饮酒》)“人事”就是世俗之人之事,“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饮酒》第二十)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许多俗人俗事不得不去面对,身心疲惫。回到田园,“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朱自清《荷塘月色》)所以,这一方田园是他的心灵安顿之所,精神寄托之家园,所谓“田园日梦想,安得久离析。”(《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

这一方田园,有诗意的环境:“卉木繁荣,和风清穆。”(《劝农》)“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归园田居》)这里有“草屋”“榆柳”“桃李”,远处有人家在烧火做饭,近处有“狗吠”“鸡鸣”。庭院干干净净,物色归置有序,房间空阔闲敞。“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弱湍驰文鲂,闲谷矫鸣鸥。”(《游斜川》)“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园田居》)每一片风景都是一种心境,这云、鸟、木、泉,就像有意迎接陶渊明的回归,一下子鲜活生动起来,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刘熙载:“陶诗‘吾亦爱吾庐’,我亦具物之情也;‘良苗亦怀新’,物亦具我之情也。”(《艺概·诗概》)恰如刘勰所说:“情往似赠,兴来如答。”(《文心雕龙·物色篇》)人与景物之间是相互赠答、情感往复的关系,人有情,自然万物也是有情有意的。这时候的山水田园就进了审美的境界。宗白华:“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这一方田园,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园田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移居》)素心人,即心地淡泊之人。无任何心机的人在一起谈古论今,品诗论文,有时还可以一起喝点酒,这样的日子让陶渊明乐此不疲、从不生厌。“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素襟”即素心,陶渊明淡泊之心终生不改。素心真诚实在,不做作:“陶公山水、朋友、诗文之乐,即从田园耕凿一段忧勤讨出,不别作一副旷达之语,所以为真旷达也。”(钟惺《古诗归》卷九)

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说:“正如植物有‘野生’和‘园植’两大类一样,思维方式也可分为‘野性的’和‘文明的’两大类。”(《野性的思维》)我们认为,文学创作也可以分为两大类:野性的和文明的,或者说天生的和人工的。陶渊明的诗文就是生长在一方田园上的野花野草,自由生长,天然的芳香沁人心脾。

如何成为“宇宙间第一等好诗”

明代唐顺之评价:“陶彭泽未尝较声律,雕文句,但信手写出,便是宇宙间第一等好诗。何则?其本色高。”(《答茅鹿门知县》)唐顺之只说陶渊明的诗,其实我们还可以加上“文”字,陶渊明的文章也是很好的。

其实,历史上对于陶渊明的评价有一个变化的过程。陶渊明在世时可以说没有什么人关注。陶渊明的作品生前流传不广。之后,萧统编《陶渊明集》。南朝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的《文心雕龙》,评价了六世纪以前几乎所有的代表性作家作品,但对陶渊明却只字不提。著名的诗评著作钟嵘《诗品》把陶诗列为“中品”:

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文体省静,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世叹其质直。至如“欢言酌春酒”(《读山海经》)、“日暮天无云”(《拟古》),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耶!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

从在世时无人关注,稍后也只列为中品,到后来被视为宇宙间第一等好诗。如何理解其中的巨大反差呢?

我们有必要回到“历史现场”,看看当时的文学思潮。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的文学审美观念要求文学言辞要漂亮。曹丕:“诗赋欲丽。”(《典论·论文》)陆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绮靡”“浏亮”都是“丽”的意思。(《文赋》)《文心雕龙》单列有《丽辞》篇,虽然刘勰并不主张一味追求华辞丽藻,但也不否认漂亮言辞的重要性。萧统明确自己的选文标准是,以“文为本”,“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文选序》)钟嵘身处这样的文学思潮之中,他不可能把言辞“质直”的陶诗提得太高。所以,把陶诗列为中品,不是钟嵘的审美观有什么问题,他的观点恰恰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主流的审美观念。唐代以后,山水田园诗盛行,陶诗得到更多关注。宋元时期,人们崇尚质朴自然诗风,就特别推崇陶诗。如苏轼说:“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与苏辙书》)元好问:“一语天然万古新。”(《论诗绝句三十首》)推崇的就是陶诗质朴自然的诗风。

对于陶渊明的文章,萧统就有一段评论:

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荡昭章,独起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汙隆,孰能如此乎!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陶渊明集序》)

“不群”“独起”“旷”“真”“贞志”“安道”等等词语,这既是陶渊明其文,也是陶渊明其人。陶渊明是在用自己的人生写文章。萧统“爱嗜其文”到了“不能释手”的境地,也“尚想其德”,恨自己不能与之同时,要不然,自己也可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可见,萧统对于陶渊明其文其人是高度认同的。刘熙载:“陶渊明为文不多,且若未尝经意。然其文不可以学而能,非文之难,有胸次为难也。”(《艺概·文概》)陶渊明的文章一如其诗,有真感情真境界!这种真感情真境界出自本真自然,也是别人学不到的。在陶渊明仅有的几篇文章中,宋代欧阳修对《归去来兮辞》情有独钟:“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元代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五引)我们知道,欧阳修本人就是文章大家,要得到他的高度评价是很难的。除其“回归田园”思想主题之外,我想主要是在篇章结构和语言风格上与欧阳修的文章有契合之处。《归去来兮辞》开篇“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开门见山,以反问语气表示归田之志已决。接着申述缘由。以下想象归家情状:“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一派温馨喜乐场面。接着移步庭院:“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下一段写躬耕田园的诗化生活:“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结尾抒发对宇宙人生的感想。整篇文章结构清晰又转换自如,语言和婉,节奏谐美。这恰恰与欧阳修自己文章的主要特色有契合之处,得到欧阳修的高度赞赏也是自然的。

章学诚说:“君子固穷,枉尺直寻,羞同诡御,非争礼节,盖恐不能全其所自得耳。”(《文史通义·感遇》)陶渊明躬耕南亩,守拙乐道,在一片充满野性的田园中持守心灵的一方净土。他也不介意别人的评价,因为他的诗文是抒写自己的内心,是写给自己看的,在自娱自乐、超然物外中保持一颗完满自得的心。正是这种“自娱”“自得”的心态,历经岁月积淀,最终获评为第一等的好诗文。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07日10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浮空艇:空中大白鲸,科考新平台

“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 屈维、陈其、黄宛宁摄/光明图片

浮空艇在东海海域开展“智慧海洋”应急通信试验网络项目船载系统的综合集成演示验证。屈维、陈其、黄宛宁摄/光明图片

浮空艇在进行平原测试。屈维、陈其、黄宛宁摄/光明图片

在第二次青藏科考中,浮空艇是重要的科研平台。屈维、陈其、黄宛宁摄/光明图片

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中,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制的浮空艇创造了多项科考纪录,吸引了公众的视线——“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平台搭载众多科考仪器及设备,分别于5月15日4时40分、5月21日5时09分,升空高度两次超过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分别到达海拔9032米、海拔9050米,打破同类型浮空器的升空观测高度世界纪录,获得了珠峰地区大气水汽传输和温室气体垂直变化过程关键科学数据。“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体积巨大,从外表看来形似“大白鲸”。如此大型的科学考验研究平台,科研人员是如何科学驯“鲸”的?浮空艇平台包含哪些先进技术?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呢?

古老航空器 迎来新发展

在科研人员眼中,“浮空艇”有一个更为严谨专业的名字——系留气球。按照特性及大类区分,系留气球属于浮空器的一种。对公众而言,浮空器可能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其实,内部充入氢气或氦气的气球就是一种浮空器,但科学上应用的浮空器却不是这么简单。

浮空器是指内部充入(含有)的气体比重低于空气的航空器,其升空原理是依靠轻于空气的气体浮力产生的静升力克服自身重力升空。总体上,浮空器可分为气球和飞艇两类。气球是指无动力装置的浮空器,可分为自由气球和系留气球。自由气球随风飞翔,系留气球利用缆绳系留固定在地面锚泊设施上。飞艇是自带动力装置,可进行操纵飞行的浮空器,按浮空高度可分为中低空飞艇和平流层飞艇。在青藏高原创造观测高度世界纪录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平台属于一种大型的系留气球平台系统。

浮空器是一种古老的航空器,是人类想要翱翔天空、征服蓝天最早使用的航空器。气球、飞艇出现的时间比飞机要早很多,随着飞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浮空器因为技术因素和时代因素等种种原因,一度逐渐消失在了大众的视野里。

但浮空器具有大载重、驻空时间长、易于布置、控制和操作成本低等明显优势,是其他航空器所不具备或不可比拟的。因此,部分科学家一直在潜心研究、积累技术,等待它的再次蝶变。

随着时代进步,浮空器相关领域的各项科学技术蓬勃发展,赋予了浮空器新的活力,对浮空器的研究又进入了新时代发展的“快车道”。可以说,此次“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创造系留浮空器的升空观测高度世界纪录,是浮空器事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新型浮空艇上的硬核科技

“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大。如此大的系统,要如何保证它的正常运转?背后蕴藏着哪些先进技术和智慧结晶?海拔9000米高度处于对流层上部,高风速、低温、低气压、复杂电磁场的极端环境条件,对浮空艇全系统的升空科学观测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科研人员如何一一克服?

解决这些问题,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有高招。

将“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系留气球)系统按功能区分,可以分为球体分系统、测控分系统、供配电分系统、地面锚泊分系统以及载荷分系统。五个分系统紧密协作,共同保障浮空艇的升空科考观测的正常运行。

球体分系统,就是我们说的“大白鲸”。浮空艇形似“大白鲸”,“大”是指此次浮空艇的巨大尺寸——55米长,体积为9060立方米。这么巨大的体型是经过精密计算得出的优化尺寸,为了将既定的多种大质量载荷从地面携带至海拔9000米的对流层上部。

“白”是指浮空艇整体外形呈现白色。白色可以反射光线、减少紫外线的吸收,使浮空艇内部气体升温不会过快。此外,浮空艇的囊体材料隐藏着众多“黑科技”,它是一种由我国自主研发的轻质低密度低渗高强抗辐射复合织物材料,复合织物材料可以对整个浮空艇进行有效保护与支撑,阻挡外部雨雪风沙的同时,也可减少内部气体泄漏,极大地增加了浮空艇的使用寿命与复用次数。

“鲸”是指浮空艇的外形。设计人员参考鲸鱼生物外形采用了仿生学设计,整体呈流线型,这样做的目的是寻求一个小风阻和高稳定性二者平衡的气动外形,在浮空艇升空过程中减小空气阻力的扰动与影响。此外,和鲸鱼用肺呼吸相似,浮空艇内部由两个气囊组成,分别填充氦气与空气,氦气囊负责提供升力,而空气囊则起着“肺”的作用,在浮空艇的升降过程中保持浮空艇的外形与压力平衡。在浮空艇升空过程时,环境压力和温度都在不断降低,需要通过风机阀门等元器件调节空气囊,进行频繁的排气,浮空艇的降落则是此过程的逆过程,会对空气囊进行频繁的打气,升降过程恰似肺在不停呼出与吸入的过程。

测控分系统,是“大白鲸”的“千里眼”“顺风耳”。获取浮空艇的实时状态与信息,控制整个浮空艇系统完成科学观测,需要用到相关的测控设备,以实时获取不同高度剖面的风速、气温、湿度等环境信息,获取浮空艇的升空高度、升速、压力、俯仰角、系缆拉力等关键信息,让研究人员可以实时判断浮空艇的正常状态,辅助地面指挥决策。

供配电分系统,是“大白鲸”的“定海神针”。浮空艇上载有能源舱,里面包含了可耐低温低气压的高压锂电池组、能源管理器及配电器等设备,负责为整个浮空艇系统提供能源支持,同时满足不同设备、仪器、传感器的不同功率/电压要求,可实现升空观测锂电池组供电、地面锚泊时地面高压供电的双模式供电无缝切换,能源供给也如同定海神针一般,持续支持着整个浮空艇系统的运转。

地面锚泊分系统,是“大白鲸”的“五指山”。地面锚泊分系统主要由特种锚泊车及特种系缆组成。锚泊车通过鼻塔及两个侧臂对浮空艇完成三点约束,使浮空艇可以在地面停泊。特种系缆一侧连接艇体主承力结构件,缆的另一侧连接至地面特种锚泊车辆容缆滚筒,特种系缆除了承力作用,内部还布置有细电缆,用于将浮空艇升空过程中静电接地释放,保卫系统安全。此外,还可根据需要,在系缆中布置光纤,通过光纤传输实时通信数据。对地面锚泊车进行操作,完成系缆的收放,即可实现浮空艇的升空及下降过程。浮空艇在地面锚泊时,浮空艇及锚泊车辆上的平台可以随风向变化而转动,使浮空艇的艇首及锚泊车鼻塔总是处于迎风的小风阻状态。

载荷分系统,是“大白鲸”上的“多面手”。浮空艇平台系统本身对载荷并无限制,可以搭载各种类型的载荷设备。在本次珠峰科考中,浮空艇搭载水汽稳定同位素分析仪、黑碳、甲烷、臭氧等多种分析仪器与设备,获取了第一手珠峰地区大气水汽传输和温室气体垂直变化过程关键科学数据。

浮空艇“家族”能满足科学观测的不同需求

不仅在珠峰,浮空艇家族活跃在很多科研项目中: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浮空器团队研发的系留气球(浮空艇)曾在可可西里西区观测藏羚羊等野生动物活动;曾在内蒙古地区开展草畜资源状态监测,为草畜平衡模型构建,创建生态草牧业科技体系提供平台支持;曾在东海海域开展“智慧海洋”应急通信试验网络项目船载系统的综合集成演示验证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浮空艇作为理想的科学观测平台,拥有众多优点和广阔的应用潜力。空天院浮空器团队深耕系留气球(浮空艇)领域数十年,发展至今,形成了从小到大全规格、系列化、矩阵式的系留气球产品。

首先,系留气球根据实际需要,升空高度可从几十米到数公里,覆盖范围非常广泛,且在升降过程中,可以实时采集获取不同高度剖面的数据。

其次,可携带较大总质量载荷(从几十千克至吨级载荷),在目标高度实现长时间驻留(在气象及空域允许的情况下,可实现以天乃至月计的驻留观测),抗风能力强,对雨雪天气敏感度小,对载荷限制极小,是绝佳的大载重长驻空的观测科考及应用平台。

再次,系留气球可以实现原位测量,无污染,一次充气后可实现循环复用,效费比(效果和费用的比值)高,地面配套及控制需要人数少,具有绿色、经济、可复用、易于维护操作的优点,是绿色经济的无人长时驻空平台。

应该说,系留气球是一个基础的平台服务,它能发挥多大的作用,更取决于载荷的功能应用和平台-载荷的配合能力,空天院自研的系留气球平台,搭载不同载荷,已成功应用在了科学观测、应急通信、草原生态与畜牧平衡观测、海洋中继通信、对地观测及低空防务等典型场景中。

如今,空天院团队研制的系留气球平台,从在通用性设计上对应用地理区域进行针对性优化,已在城市、平原、高原、草原、沙漠、海洋、岛礁等多种典型地理区域开展过科学试验与示范应用,取得了突出的试验成果与亮眼的科考成绩在对地观测、气象探测、灾害监测、防务监视、应急通信、中继通信、雷达探测、城市及乡村观测、科学考察等广阔的应用领域,系留气球平台已初露峥嵘,未来可期。

(作者:何泽青、乔涛、陈其,分别系中科院空天院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研究实习员)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鳏是个什么字:鳏寡孤独这个成语理解一下就知道

鳏,读作guān,属通用字。本意是指一种大鱼,即鳡,引申指无妻或丧妻的男人,今有成语“鳏寡孤独”。

(1)〈文〉〖名〗鱼名,即鲩鲲。又名鳡鱼[a huge fish]

卫人钓于河,得鳏鱼焉,其大盈车。——《孔丛子三抗志》

(2)〈文〉〖名〗无妻或丧妻的男人[widower]

~夫。~处(chǔ)。~居。

有鳏在下,曰虞舜。——《尚书·尧典》

老而无妻曰鳏。——《孟子·梁惠王》

江子我瑞友知经明道,驰誉中外。后尽弃旧业,鳏居孑然。—— 宋·王明清《挥尘录》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下》

鳏寡孤独,有死无以葬者,乡部书言,霸具为区处。——《汉书·黄霸传》

衰如蠹叶秋先觉,愁似鳏鱼夜不眠。—— 宋·陆游《晚登望云》

(3)〈文〉〖名〗指有妻而分居者

清顾炎武《日知录·鳏寡》:“鳏者,无妻之称,但有妻而于役者,则亦可谓之鳏。”

(4)〈文〉〖名〗引申为废弛

《尔雅·释诂》:“鳏,病也。”

【鳏夫】guān fū

(1)[widower;old bachelor]∶ 妻子死亡未再结婚的男人

泼留希金就象一切鳏夫一样,急躁,吝啬,猜疑了起来。——《泼留希金》

(2)[a aged and wifeless man]∶老而无妻的人

【鳏寡孤独】guānguǎ-gūdú

[widowers, widows, orphans and childless couples]泛指老弱无依的人

《史记·孝文本纪》:“赐天下鳏寡孤独穷困及年八十已上、孤儿九岁以下布帛米肉各有。”

鳏寡孤独,汉语成语,拼音:guān guǎ gū dú,意思是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无依无靠的人。出自西汉·戴圣《礼记·礼运》。

近义词: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举目无亲 、茕茕孑立

反义词:五世同堂、五世其昌

什么叫“鳏寡孤独”呢?

《礼记》说:“少而无父者谓之孤,老而无子者谓之独,老而无妻者谓之鳏,老而无夫者谓之寡。”《孟子·梁惠王》说:“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即年老的男人没有妻子的叫“鳏”(鳏夫),年老的女人没有丈夫的叫“寡”(寡妇),年老而没有子女的叫“独”,幼年死去父亲的叫“孤”(孤儿孤女)。《孟子》还称这四种人为“穷民”(困苦的人):“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我们所谓的“鳏寡孤独”,已不拘泥于上述的定义和区别,而是泛指一切丧失劳动能力,不能独立生活,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

至于所谓“废疾”,一般指聋、哑、瞎、四肢残缺、神经失常,或长期患病的人,即“病残”的意思。如果用“老弱病残”这样的说法,那么“鳏寡孤独废疾者”差不多全可包括了。

  • 最新游戏
  • 发表评论
手游排行 新游中心 热门专区 手机软件APP下载
网游排行榜 游戏攻略 网游下载 安卓软件APP下载
单机排行榜 手游礼包 单机下载 苹果ios应用下载
安卓排行榜 新游视频 手游下载
苹果排行榜